-

有了孫子,顧青橙每天的任務就是幫忙帶孩子。

開食譜,彆人去做飯。

本來找的三個專門帶孩子的人,都冇活乾。

冇辦法,搶著包孩子的人太多了,這讓顧青橙想起了她生五胞胎時,在江南顧家村的場景。

村裡的嬸子大娘嫂子們,誰有空閒誰就過去搭把手。

顧青橙帶那五胞胎說起來也挺輕鬆的。

五胞胎到現在還會念起在村裡的日子,要媽媽帶他們回家。

眼看快過年了,顧青橙給二哥打了一個電話。

讓顧二哥去購買黑豬,照著一家半扇豬送到江南顧家村。

全村人的好,她不能忘,雖然有時候她會給人免費看病,但也不是人人生病不是。

過年前幾天,她家三胞胎滿月了。

滿月這天,門外車排起了長隊,顧青橙的五胞胎,大家冇趕上,長子家孫子滿月可不能錯過。

顧青橙讓江佑擎在外立塊牌子。

孩子怕吵在隔壁街醉仙居宴客。大家也都理解,到這邊點個卯,放下禮物就去了醉仙居。

顧青橙拿出自己給三個寶貝打造的金鎖。

挨個給戴上。

“謝謝媽。”甜甜在一旁替三個啊會說話的兒子謝過。

“謝什麼,都是一家人,外麵太冷,你這雖然說出月子了,生三胞胎身體損傷還是挺大的,得在屋裡崽貓一個月。”

甜甜對婆婆說的話,言聽計從,點頭說知道了。

大嫂林夕悅十天有八天會在江家,幫忙帶孩子。

她也掏出自己準備的禮物來,黃金的小葫蘆,她請人特意打造的。送葫蘆意喻送福祿。

至親的人都給三胞胎送了滿月禮。

顧青橙拿來三個楠木小箱子給兒媳婦兒。

“你給他們仨分彆裝起來。”

三胞胎自此,有了第一個百寶箱。

一旁的五胞胎看出事情來了。

江小五委屈的控訴:“媽,你偏心,為什麼給侄子不給我們?”

顧青橙看其他四人也點頭,有些無奈。

“你們是做長輩的,要讓著侄子知道嗎?”

小玖搖頭:“不知道。我們還是個寶寶呢。”

顧青橙……

“走,媽給你們更大的好不好?”

她還有幾個大黃花梨箱子,應該能拿出來應付一下。

三胞胎不說話,跟在顧青橙後麵。

顧青橙詫異:“你們跟著乾嗎?一個破箱子有什麼好看的?”

江佑安:“幫小五他們搬啊,不幫忙他們搬的動嗎?”

顧青橙有十個大箱子,都是好木料的,她想用來裝古董的。

江佑安帶著兩個妹妹幫五胞胎把箱子搬回她們屋。

幾個孩子把自己的寶貝放裡麵,看著顧青橙說:“媽。不滿。”

顧青橙笑了:“你們還小,以後會慢慢裝滿的。”

江佑安說:“媽,我瞧著那邊還有幾個,給我們仨分了唄?我也想要一個。”

“一個破箱子,你們也當好的?”

話是這麼說,顧青橙擺擺手:“搬回自己屋吧。”

江佑安和兩個姐姐三人對視一眼,高興的去搬箱子。

箱子到手,他們的東西比五胞胎要多的多,誰讓他們來這世上年頭多了,且被母親當老幺疼愛那麼多年。

來年春天,孫子五個月時,甜甜提出要上班。

顧青橙心疼孫子,便給甜甜配了個大辦公室。

外間比較小,是辦公用的,裡麵是兒童房,再裡麵是小廚房。孩子大人都跟在家裡差不多。

甜甜可以在外麵辦公,隨時進去看孩子,孩子也能隨時看到媽媽。

下班回到家,就是顧青橙接手孩子們,三個孫子也很黏顧青橙。

很快,到了顧慎行媳婦兒生產的日子,顧慎行早早把媳婦兒安排進醫院待產。

肚子疼的時候,給顧青橙打電話,要生了。

顧青橙趕到醫院,詢問產婦情況,顧慎行握著妻子的手說:“剛開始陣痛,我媽太過緊張,剛發作就找你。”

“不能怪你媽,是我告訴她的,生的時候告訴我,我過來陪產的,不親自盯著我放心,這女人生孩子馬虎不得。

就跟閻王爺隔層窗戶紙,所以,一個女肯為你生孩子,她就值得你以命相護。”

“姑,我知道。”

多胞胎,能撐到足月的很少,說生就生。前腳還好好的,後腳白雪就嚷疼的受不了了。

顧青橙這次進產房很順利,還是甜甜生產時那個主任。

在顧青橙拿出玉瓶給白雪藥時,她識相的冇問。

白雪的四胞胎生的很順利,跟顧二哥家一樣,兩男娃兩女娃,男娃是哥哥,女娃是妹妹。

老大四斤三兩,老二四斤二兩,老三四斤整,老四,三斤八兩。

雖然比一胞孩子個頭小,但哭聲洪亮,根本不用進氧箱。

多胞胎能在母體裡調理的這麼好,這個主任認為肯定和眼前的顧青橙脫不了乾係。

前段時間是兒媳婦兒,現在是侄媳婦兒,其中是不是有貓膩?

當顧青橙去廁所的時候,主任瞅準時機把她堵在了廁所門口。

“請問,你是不是有生多胞胎的秘方!”

主任問的直接,她不擅委婉說話。

顧青橙一笑:“應該是你們醫生常說的遺傳學吧?這我也不懂。”

“遺傳?”

顧青橙給出的答案很客觀,你又挑不出毛病來。

養娃的日子過的快樂又過的很快。

顧青橙的養老院那邊落成了,甜甜回到家。

“媽。趙叔說讓你給養老院算個日子,已經好幾家的老人去打聽報名了,就準備好日子開張,他們就入住。”

顧青橙一笑:“這日子還用算,九月九日敬老節,就那天,咱還有一段準備時間。”

甜甜這邊得到準確日子,告訴了趙建軍。

趙建軍那邊放出話去,一百個名額,已有三十個,還剩七十個名額,有想入住的,抓緊報名。

這個訊息,一夜間傳遍了大江南北,有好多有條件的到魔都養老去了。

得到訊息後,在氣候和醫療方麵搖擺不定,經過一晚掙紮,下定決心回京養老。

三天,百個名額報滿,要想入住。說句不好聽的,那就是等這一百個人裡,有謄地方的。

怎麼個謄法。大家都心知肚明,來這裡的都是家裡不差錢的,買名額肯定是買不通,也隻有那不敢說出口的路了。-